【育人故事】与学生互为变量与函数!她是青年教师刘春燕-澳门人威尼斯3966

 【育人故事】与学生互为变量与函数!她是青年教师刘春燕-澳门人威尼斯3966

投稿平台

【育人故事】与学生互为变量与函数!她是青年教师刘春燕

部门: 供稿:刘春燕 苑泉 审核:李海燕 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5-09-16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展示我校教师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生动实践中的师德风范和育人智慧,特开辟“育人故事”专栏。让我们共同聆听这些故事,重温育人初心,感念深厚师生情谊,携手共筑建大美好未来!

刘春燕

理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共党员

美国 math review 评论员,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现任理学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及工程应用。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等。2022年入选北京建筑大学金字塔人才培养工程——建大英才。发表教研论文2篇,参编教材1部,主持省部级教研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5项,获第四届“智慧树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二等奖。担任理研22级班主任,信211、信212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0余项,指导本科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项。

初心作点 创新作线

教研融合无极限

五年前初登讲台时,面对《概率论与教学数理统计》的大班挑战,我手握粉笔尚显生涩。但学生们对知识的热切渴望,对新老师的期待,让我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把抽象的随机变量、贝叶斯公式讲活,我常向资深教师取经、反复观看精品课程,将“彩票概率”“体育赛事”转化为教学案例。最终用一学期的努力换来了学生评教中的匿名表扬。结课时,那句“老师,您对课程的热情感染了我们”,让我触摸到了教育的温度。

备课日常

翻转课堂与匿名表扬

这段旅程中,我和学生互为变量与函数。通过构建“课前测——课中学——课后诊”的闭环体系,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我将课程思政化为润物细雨。依托教学实践经验,我很荣幸在2023年获得我校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在与其他优秀教师的切磋中,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不足,并持续精进。次年,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智慧树杯”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荣获二等奖。五年来,我与学生们共同成长,他们的思维趋向严谨,我的教学持续优化。

参加教学比赛

量身设参因材施教

传承之火不曾眠

2021年,我成为了硕士生导师,第一位研究生吴学珂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让我想起了初登讲台时的自己。这种奇妙的共鸣,促使我探索出一条因材施教的指导之路。于是,每周一、周五晚的“学术咖啡时间”逐渐成为研讨室最温暖的学术传统。在这里,没有严格的师生界限,有的只是对知识的平等探讨。

学术咖啡时间

记得第一次讨论时,学珂怯生生地提出一个模型改进的想法,虽然不够成熟,却让我看到了可贵的科研潜力。从那天起,我们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攻坚之旅:从文献综述到创新点凝练,从算法设计到代码实现,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共同思考的痕迹。研讨室的灯光见证着我们科研路上的点点滴滴:那些为调试程序而熬过的夜,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和手边堆积的草稿纸,记录着每一次的挫折与突破;收到第一篇中科院一区论文录用通知的时刻,我们相视而笑,所有的艰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指导学生发表sci论文

因材施教的实验最终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我培养的三名毕业生中,两人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一人被评为校级“学海领航之星”。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是在毕业答辩时,看到他们眼中的那份从容——已不再是当年不安的闪烁,而是能够独当一面的淡定与沉稳。作为教师,我认为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学生的成长,它超越了所有外在的荣誉与光环,诞生于师生间每一次真诚的对话,扎根在日复一日的悉心指导中,最终融汇成教育者心中永不熄灭的薪火相传。

与毕业生留念

研究生毕业生荣誉(部分)

以心定界 以爱作光

渐近成长谱华章

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我始终将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至今,已带领学生斩获国家级奖项十余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项。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成长故事。

学生荣誉墙(部分)

记得指导第一个国家级大创项目时,由六个大二学生组成的团队选择了“分数阶maxwell流体在拉伸板上的流动与传热”这一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学生与分数阶maxwell流体模型“较劲”,我陪着他们重构思路、修改代码。

与学生攻坚克难,共研共创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实践经历真正改变了学生的人生轨迹。团队成员尼莎凭借项目成果,在申请直博时获得院士课题组青睐;擅长算法设计的张强,因其在非牛顿流体数值模拟中的创新方法,被知名企业提前录用实习,最终任职于中物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而当初连latex都不会用的羞涩女生柳燕怡,如今已在国际会议上自信地展示她的研究成果。每次,收到他们从新天地发来的消息,我都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最奢侈的回报,莫过于见证一个个年轻生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

你绽光芒我蓄热量

照亮前路向远航

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守望,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修行。作为教师,我愿做,在知识长夜里执灯的人——不仅照亮公式定理的奥义,更要唤醒每个灵魂深处的好奇与热忱。教育的真谛,就藏在这种“你负责绽放光芒,我甘愿沉淀热量”的默契里。终有一天,这些星火会连成璀璨星河,而那时,我们都会在彼此成就的光辉中,看见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编辑:任敏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澳门人威尼斯3966的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澳门人威尼斯3966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