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团委 供稿:高昊 王馨 孙朝阳 摄影:高昊 王馨 孙朝阳 付博文 审核:康健 陈笑彤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近日,校团委“堑守长歌”古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实践团深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临河区等地开展“古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专题社会实践调研,实践团聚焦当地秦汉长城历史价值,实地走访调研古长城现存风貌,发掘长城遗址背后的历史印记,通过多种形式探索古长城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以青春智慧汇聚守护长城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实践团参加中宣部、团中央主办的2025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内蒙古自治区集中示范活动,在活动现场展示实践团古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成果,宣传守护长城文化遗产。
亮相“三下乡”示范活动 宣讲古长城文化保护

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部长岳伟莅临实践团展位与团队成员深度交流

“堑守长歌”古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实践团亮相2025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内蒙古自治区集中示范活动


实践团在活动现场展示古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成果并向群众详细讲解了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7月28日,中宣部、团中央主办的2025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内蒙古自治区集中示范活动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哈萨尔广场举行。我校“堑守长歌”古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实践团受邀参加。实践团在活动现场展示古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成果,并向群众详细讲解了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部长岳伟莅临实践团展位,与团队成员深度交流,对实践团在长城文化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团中央青发部副部长朱松华一同参加交流。活动中,团队聚焦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秦汉长城历史价值,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系统展示实践团在古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调研成果,深入当地群众宣讲长城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当代价值,倡导共同守护长城文化遗产的理念,现场通过科普活动的形式介绍长城现状、引导群众绘制长城地图、知识问答、互动拍照、模型拼装等方式,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当地居民感受长城文化的魅力,实践团成员以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热情,激发当地群众保护长城文化、宣传长城文化的热情。
探寻历史印记 感悟文化沉淀


实践团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寻访当地长城保护和文化遗产研究方向的资深专家、乌拉特中旗博物馆荣誉馆长刘斌
实践团在出发前经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汤羽扬教授的专业指导,结合当地实际,前往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寻访当地长城保护和文化遗产研究方向的资深专家、乌拉特中旗博物馆荣誉馆长刘斌老师,通过走进乌拉特中旗博物馆了解这片草原明珠的历史文化与发展成就,通过与刘斌老师座谈交流探寻这片土地上长城文化保护和发展现状。
乌拉特中旗地处内蒙古西部,总面积22868.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22万。在成就展厅,同学们深刻体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从民族团结的和谐画卷,到衣食住行的沧桑巨变,都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乌拉特中旗的崭新面貌;在“草原记忆 阴山遗珍”的历史展厅,实践团穿越时空长廊,通过远古乐园、秦汉长烟、汉匈往事、隋唐古韵、沧桑草原五个板块,系统学习了从史前时期到近代的乌拉特边塞历史脉络,感受到民俗风情、牧事生产、寺庙文化、敖包祭祀、能工巧匠等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在“千秋史迹 苍穹秋语”的岩画展厅,那些镌刻在岩石上的古老图案,仿佛在诉说着草原先民的生活智慧和精神世界,让实践团成员深深感受到这片土地厚重的文化积淀。
在随后的专访座谈环节,刘斌馆长系统地介绍了乌拉特中旗境内长城遗址的空间分布、历史沿革及保护现状,实践团重点围绕长城保护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现存长城病害、保护措施实施、活化利用模式、管理运行机制及周期性修缮等领域与刘斌馆长进行交流。通过专家寻访和座谈交流,实践团掌握了当地秦汉长城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通过对比研究深刻认识到秦汉长城与明长城在营建工艺、保护重点及开发利用模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这些宝贵的一线调研资料,为深化古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参考。
实地调研考察 探索保护路径



实践团实地考察风蚀冰臼地质公园乌拉特中旗长城保护站、炭窑口石刻遗址高阙塞长城遗址和鸡鹿塞长城遗址
实践团先后实地考察了风蚀冰臼地质公园、乌拉特中旗长城保护站、炭窑口石刻遗址、高阙塞长城遗址和鸡鹿塞长城遗址等地。站在历经两千余年风雨的秦汉长城遗址前,斑驳的城墙依然倔强地挺立在草原之上,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遗址周边设置了防护围栏,立有保护标识,既为长城遗址构筑起一道保护屏障,又时刻提醒人们珍视这份珍贵遗产。实践团亲身前往长城保护站和高阙塞、鸡鹿塞两处重要长城关隘遗址,现场详细记录了这些军事防御设施的布局结构、建材用料、工艺技术、堆砌高度、马道宽度、周围地理环境等信息,并研究讨论其在当时环境下的作用和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意义。
深入社区宣讲 播撒保护种子



实践团深入当地社区居民宣传长城文化保护与传承
通过前期充分的调研与深入研究,实践团带着对古长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保护思考,走进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花园东路社区与当地的小朋友们展开亲密互动。团队成员把调研中梳理的长城故事、保护知识转化为童趣满满的讲解,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长城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涵,现场还特别设计了趣味知识问答环节,围绕“长城的修建朝代”“建造材料”“主要作用”“保护长城应该如何做”等小问题,让孩子们在抢答中加深对长城的认识;斗拱拼装体验板块更是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小朋友们在亲手搭建传统建筑构件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古代营造技艺的智慧,在欢声笑语里埋下保护文化遗产的种子,让长城精神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童心。
知行合一 保护与传承并存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深刻认识到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未来,团队也将持续聚焦长城保护事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长城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以建大学子的责任担当和青春智慧让长城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永远焕发光彩,为长城保护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建筑大学将持续深化“人民城市”实践育人工作品牌,引导青年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学思践悟砥砺初心,以专业所长服务人民,在“人民城市”的建设中争做时代先锋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编辑:秦立富

